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和“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同時也是知識產權管理體制改革之年。
一年來,我國知識產權事業呈現出嶄新氣象,知識產權相關話題成為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關注的重點。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發揮建議提案對決策參考和推動事業發展的重要作用,繼續實現按時辦結率、與代表委員溝通率、答復滿意率三個100%,把建議提案辦出水平、辦出特色、辦出實效,更好服務為民。
2023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承辦全國兩會建議提案170件,其中牽頭辦理80件,同比增長11.1%。建議提案內容緊扣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充分反映基層社情民意,涉及知識產權法治保障、保護、運用、服務、國際合作、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在建議提案辦理中,這些關心關切得到切實回應,有力促進了知識產權各項工作在新起點上實現新躍升。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在2023年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王威東、陳學思等圍繞完善專利法律制度提出意見建議,政協委員錢雨晴、王絢等就加快地理標志立法提出提案。
國家知識產權局高度重視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建設,過去一年立法進程明顯加快。結合完善專利法律制度相關意見建議,推動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修改,實施細則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以國務院令印發實施,進一步完善了專利申請、審查、保護和運用等各方面制度,為系統提升我國專利工作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結合加快地理標志立法相關意見建議,國家知識產權局聚焦健全專門保護與商標保護相互協調的統一地理標志保護制度,形成地理標志條例立法框架和草案初稿。同時,以急用先行、解決實踐中的突出問題為原則,制定發布《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辦法》《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規定》兩項部門規章,完善地理標志產品審查標準和程序,規范相關商標注冊和使用行為,更好地平衡了權利人權益和公共利益。
知識產權產業化是將創新轉化為生產力、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在2023年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劉曉華提出了關于加速推進知識產權產業化的建議,政協委員司徒國海提交了關于促進“沉睡”發明專利實施,助力產業技術升級的提案。
這些建議提案推動了專利轉化運用相關工作的部署。國家知識產權局牽頭制定《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于2023年10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實施,對大力推動專利產業化作出專項部署。目前,已建立起部際間推進機制和局內工作專班,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工作方案等配套政策也在陸續出臺。
結合加速構建無形資產價值評估體系相關意見建議,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制定發布《專利評估指引》國家標準,引導相關方更好把握專利的價值特點和運用規律,科學運用相關指標進行評估評價;同時,支持建設銀行開展內部評估試點工作,積極破解知識產權“評估難”問題。
結合加強專利技術供需對接相關意見建議,國家知識產權局持續深化專利開放許可試點工作,緩解供需信息不對稱問題。截至2023年底,22個試點省份3200多個專利權人共計5.9萬余件專利參與試點,達成許可超過1.7萬項,許可金額達4.3億元,其中“一對多”許可占比超過四成,許可效率有效提升。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在2023年全國兩會上,潘越等7名人大代表提出關于加速推進數字經濟知識產權保護的建議,九三學社界提交了關于加快我國知識產權數據產品建設和服務國產化步伐的提案。
針對數據知識產權保護,國家知識產權局梳理了19個省市數據相關立法情況,完成數據知識產權“百企調研”,組織上海、浙江、深圳等8個地方開展數據知識產權試點工作,總結存證登記、權益保護、交易使用等方面經驗做法,并印發《數據知識產權地方試點工作指引(試行)》,推動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更加完善。
針對知識產權數據產品國產化,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赴北京、福建等多地開展專題調研,了解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在知識產權數據庫建設、數據利用等方面的經驗成效,解決困難、回應需求。同時,持續加大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力度,上線知識產權數據資源公共服務系統,累計開放59種知識產權數據,面向創新主體按需免費提供知識產權標準化數據,有效支撐了國產知識產權數據庫建設,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記者 吳珂)